探險隊最初只是想探索,一塊在南極洲地圖上的空白區域,沒想到竟意外發現海底巨大火山群!這些火山群有的凸出海床3000公尺,至今仍處於活躍期;在這裡除了地貌令人震驚之外,豐富的神秘水底生物更是讓人目眩神迷。
南極洲海底火山群環境特殊,孕育出各種神秘生物。(圖/取自Scienceray)
英國火山學者里特(Philip
Leat)於2007年至2010年間,進行南極洲海域研究,他在南桑德維奇島(South Sandwich
Island)上找到這12座水底火山;火山自冰封的南大西洋海床聳立而出,尖峰處甚至超過海平面50公尺,而它們最近一次噴發則在2008年。
3D繪圖科技畫出的南極洲海底火山群。(圖/取自Scienceray)
里特的研究團隊利用探險船,將海底火山的面貌以3D繪圖科技繪製出來,里特興奮表示,這是人類前所未見的「隱藏世界」!此外,團隊中的生物學者也在這裡發現一些有趣的「小東西」,火山週圍猶如冰冷海水中的溫泉,塑造了適合各種生物生存的環境。
浮蠶。(圖/取自網路)
浮蠶(Polychaete worm,
Tomopteris),多毛類環蟲,是少數會發出黃光的生物;當牠們受到侵擾時,類似足部的附屬肢便會發光。從這張照片還能看見牠們足上的卵。
籃海星(圖/取自Scienceray)
籃海星又名筐蛇尾(gorgonocephalus),以海底淤泥中的有機物碎屑為食,也可藉臂狀物捕捉浮游生物。牠們的再生能力驚人,每條腕均能分成2條小腕,小腕再分成更小的腕足,看起來就像蛇盤繞在一起。
扁跳蝦(圖/取自Scienceray)
扁跳蝦(Amphipoda)行動非常迅速,走動時呈彈跳狀,又名跳跳蝦;但事實上,扁跳蝦並不是蝦子,蝦屬於節肢動物、甲殼綱、十足目(Order
Decapoda),而扁跳蝦則為端腳目(Order Amphipoda)。牠們以藻類及有機物碎屑為食,體積只有幾微米(mm)長。
冰魚(圖/取自Scienceray)
冰魚(icefish)其實是南極許多不同種類魚的統稱,因為牠們體內缺乏紅血球及血紅素,又被稱為白血魚,不過牠們血液能夠攜帶的氧氣量反而比帶紅血球的魚還多,再加上心臟及鰓血管較大,利於在南極海水中吸取充足氧氣。
※點此至Scienceray看更多南極洲海底火山群
籃海星又名筐蛇尾(gorgonocephalus),以海底淤泥中的有機物碎屑為食,也可藉臂狀物捕捉浮游生物。牠們的再生能力驚人,每條腕均能分成2條小腕,小腕再分成更小的腕足,看起來就像蛇盤繞在一起。
扁跳蝦(圖/取自Scienceray)
扁跳蝦(Amphipoda)行動非常迅速,走動時呈彈跳狀,又名跳跳蝦;但事實上,扁跳蝦並不是蝦子,蝦屬於節肢動物、甲殼綱、十足目(Order
Decapoda),而扁跳蝦則為端腳目(Order Amphipoda)。牠們以藻類及有機物碎屑為食,體積只有幾微米(mm)長。
冰魚(圖/取自Scienceray)
冰魚(icefish)其實是南極許多不同種類魚的統稱,因為牠們體內缺乏紅血球及血紅素,又被稱為白血魚,不過牠們血液能夠攜帶的氧氣量反而比帶紅血球的魚還多,再加上心臟及鰓血管較大,利於在南極海水中吸取充足氧氣。
呼!!進廣告一下~~
※點此至Scienceray看更多南極洲海底火山群
原文網址: 浮蠶、籃海星 南極洲海底火山群的神秘生物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